畅通农村物流“大动脉”与“微循环”
畅通农村物流“大动脉”与“微循环”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省交通运输厅等9单位近日联合印发的《山西省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打造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
如今,随着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持续深入,一方面,乡村消费潜力有效释放,乡村消费品零售特别是线上购物增速持续加快,带来了大量运输需求;另一方面,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产业带动了农产品加速进城,也需要有更高质量、更优效率的物流体系。面对新形势,需要精心谋划、高位推动,着力构建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物流服务新模式,让农村物流服务更有温度、农民幸福生活更有质感,助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富裕。
加强农村物流资源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对于广袤的农村而言,部分地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地广人稀、需求不均,企业进村驻点投入大、利润薄。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农村地区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相关资源,让快递上邮车、上客运班车,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运输资源,既能使快递进村更便捷、更省钱,也能提高邮车、农村客运班车营收,实现双赢。根据《山西省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到2027年,我省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将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全省县乡村三级客货邮站点数量达3000个以上,农村客货邮线路达600条以上,基本建成“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赋能。科技进步是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综合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升级农村流通企业,加强网络货运、县乡村寄递物流平台和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建设。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自动分拣线、立体货架、新能源配送车、智能取件终端等设施设备,打造乡村智慧物流新模式,提升农村物流现代化水平。
完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布局,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农产品销售事关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运得出、卖得好是关键,而冷链物流又是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完善冷链源头基点网络,构建产地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创新产地冷链物流组织模式,提升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商品化处理能力、产后集散能力、均衡供应能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有力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小包裹,大民生。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既要补齐县乡村物流设施短板,也要整合统筹物流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相信随着农村物流体系“大动脉”和“微循环”越来越畅通,必将串起乡村消费升级之路,点亮农村百姓的幸福生活。
郭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