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高素质农民逐梦田野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扎根乡村沃土,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智慧化”种植养殖,让农业越来越有奔头;送农技上门,保障粮食丰产丰收……大量高素质农民埋头苦干、奋勇前行,逐渐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
  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培养高素质农民是关键中的关键。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启动一系列行动,使高素质农民的比例越来越高,累计培育900多万人次。就我省而言,2014年大规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以来,围绕支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统筹推进了农业经理人、创新创业者等六类,累计培育各类高素质农民92.5万人。尝鲜新技术、涉足新业态,一批批高素质农民积极拥抱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经营理念,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乡村人才工作依然存在短板,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在具体培育过程中,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培育内容与生产脱节、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重培训轻培养的倾向、缺乏多部门合作等问题和制约因素。各地应扩宽农民教育培训渠道,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引导更多高素质、高学历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培育高素质农民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立足本土、因地施策。我省农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在“特”与“优”,不同地方要结合产业发展和地域特点,重点分析乡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遴选培育对象,因地制宜设计相应培训课程,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实用指南,就是要让广大农民既能学得会、学得好,又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因材施教。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考虑农民诉求,按照需求导向,从文化、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开展专业培训,尽量满足农民的不同需要,从“要我学”到“我要学”。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等不同群体需求,分类制定培训课程。还要结合不同课程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现场’的多种教学形式,提升课程实效。同时,要充分调动参训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其投身参与,把干劲融入实干,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能力。
  当前,我国农业处在转型关键期,对从业者的生产经营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素质农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要干出成绩并不容易,也不轻松,还需要做好政策支持、制度设计、创业环境优化,“扶上马,再送一程”。尤其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税收等方面强化扶持,给他们提供广阔舞台,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为乡村振兴造血赋能。

赵建军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