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摸清“宝贝疙瘩”家底,推动文物保护再上新台阶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摸清“宝贝疙瘩”家底,推动文物保护再上新台阶
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23年11月起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4月17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我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介绍。(来源:黄河新闻网)
文物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基础,对于全面摸清山西省文物资源底数,做好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情况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西是全国著名的文物资源大省,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山西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约占全国总量的7%,排名全国第四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距今已17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分必要。
要用好试点经验,形成乘数效应。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我省已经认真组织开展盐湖区古建筑类型国家级普查试点和大同、朔州、晋中、阳泉、长治五个省级普查试点,通过试点检验普查软件、提出普查建议、摸索普查经验、建强普查队伍。其中,运城关王庙、太平兴国寺塔作为普查优秀案例,入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经典教学材料。我们在各地要用好试点经验,一一对照、深刻领会、认真吸收,由点及面地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形成乘数效应,让试点经验做法开出更多的花、结出更多的果。
要用好专业人才,摸清“宝贝疙瘩”家底。文物普查,专业人才是关键。2022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提出“十四五”期间,山西将为全省文物系统县以下基层文博单位,免费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至2026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将有约480名文物全科学生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我们要用好约480名文物全科学生,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摸清“宝贝疙瘩”家底的同时,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尽快融入实践中,助力全科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锻炼其学术研究能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
要地理数据赋能,建立起动态更新机制。文物普查,后期的监管、利用才是关键。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将文物本体与实景三维数字空间融合后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进行监管。为此,我们要地理数据赋能,利用无人机倾斜航摄、激光扫描等技术建立重点区域文物的精细化三维场景和三维模型,并融入实景三维山西建设中,依托多源感知手段及监测体系,接入文物部门视频监控,建立文物保护利用动态化的监测与预警机制,更好地促进文物监管迈上新水平。同时,要充分利用三维数字技术,用好文物普查三维成果数据,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建立时序化的数字文物信息系统,真正使文物活起来,实现更好地利用。
文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新起点,我们一定能全面摸清“宝贝疙瘩”家底,守护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推动全省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触摸过往、感知历史,从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开拓前进,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彰显山西担当。(徐阳 杨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