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基金 拓宽投入渠道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日,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正式成立。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政府批转设立的公益性文物保护基金,有助于拓宽我省文物保护投入渠道,改变现行的财政单一投资模式,构建起多元、稳定、可持续的文保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责任。由于岁月侵蚀和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一些文物尤其是古建筑面临着损毁和消失的危险,科学及时修缮与保护文物至关重要。山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省以下(含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约5.3万处。文物资源丰厚,保护任务繁重,资金需求较大。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文保资金投入力度,仍难足额满足文物保护工作的需求,亟待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的保护利用。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是新时期文物保护的趋势。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广泛。包括通过捐资、集资、出资、认养、提供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从而形成“政府指导、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这也是破解我省文物保护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物保护人人有责、保护成果全民共享。要进一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更好地发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文物保护利用领域,不断推进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璐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