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在基层沃土上争当“后浪勇者”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日,从山西省人社厅传来消息,今年我省将选调618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走出校园,意味着他们即将迈向的是“人生的第一层台阶”,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对自己在人生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高校毕业生应该争做永远向上的“奔涌后浪”,积极投身基层“大熔炉”打基础、蓄能量,全力以赴奔向梦想的征程,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无论是“四下基层”还是调查研究,这些都是“职场宝典”,高校毕业生尽管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知识储备丰富,但对基层了解不够、和群众打交道的工作经验不足,存在“本领恐慌”,更需要他们在“事”上练真功。对于基层而言,环境相对艰苦,工作任务相对艰巨,更容易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提高自身的能力,收获不凡的价值,高校毕业生应当全身心投入到基层这个“大熔炉”,在艰苦、吃劲的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摸爬滚打”中磨砺自己、成就自我。

视基层为沃土,涵养“恰逢青春当奋斗”的行动自觉,在逆境挫折中历练自己。青年需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朝气、有担当,怀揣着壮志凌云之梦,承载着民族复兴使命,青春这趟旅行,我们定要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五彩斑斓的痕迹。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我们要扎根沃土、汲取营养、磨炼意志、塑造品格,与群众心贴心,与工作面对面,与基层点对点,在奋斗的征程上底数清、目标明、行动真、举措实,扎根“沃土”,勇当先锋,以“正青春”的姿态在基层摸爬滚打,镌刻着“人民”“事业”的“光辉印章”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和“于无声处勤磨练”的劲头在逆境挫折中历练自己。

视基层为跑道,找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坐标,在坚定信念中自我成长。有目标才有动力,有目标才有方向,站在基层这条跑道上,我们就要接住吾辈当自强的“接力棒”,向着“终点”全力冲刺,尽管我们知道这条道路上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但这些都是铺就我们美好前程的“奠基石”,年轻干部要甘于“自找苦吃”,勇于拼搏奋斗、坚定理想信念,找准人生坐标,争当“负重者”,在坚定的理想信念中“踏浪前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高校毕业生踏上“新赛道”,要给自己的人生定向领航,在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时以及在各种风险和挑战面前,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确保思想不迷航,行动不偏向,担当不缺项。

视基层为真金,秉持“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工作基调,在求真务实中成就自我。正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基层是“锻造”干部的火热熔炉,是培养干部的黄金沃土,虽然基层很苦,但我们收获的是人生的“甘甜”。扎根基层是无数干部的“勋章”,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执着的坚守、一份沉甸甸的誓言、一颗踏实干事的初心,高校毕业生更应该认识到,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紧紧抓住基层锻炼的机会,秉持“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工作基调,亲自沉下去、亲自去实践、亲自去创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找到方法、拓展思维,永葆“闯”“创”“实”“干”的精气神,用好经验、汲取营养,增长才干、收获真金,踏踏实实做事,把实现高远志向转化为行动指南,练就“十八般武艺”,成为基层工作“多面手”,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求真务实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张蕾)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