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博物馆之城 为美好生活赋能
打造博物馆之城 为美好生活赋能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万众期待的全国首座遗址类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12月20日向公众开放,千年壁画重现华彩。今年以来,太原方言博物馆古县城分馆开馆、东方甄选走进晋祠博物馆为全国网友推介晋祠、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开启全国高校巡展,太原将打造博物馆之城作为城市IP,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以文物之美展现晋阳风华,赋能美好生活。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建设博物馆之城,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也是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202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太原迅速响应、主动作为,启动博物馆之城计划,与科教互动、与创意嫁接、与文旅融合,走出一条特色发展路径。目前,太原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99座,平均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建设博物馆之城,就是探索一条博物馆与城市融合共生的发展路径,让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平时经常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化空间。
政策优先,规划引领是根本。太原立足深厚资源禀赋,出台系列配套措施,引导博物馆数量设施、陈列展示、功能定位、交流互鉴深度融合,潜移默化服务人民美好生活。2020年出台全国第二部博物馆领域地方性法规《太原市博物馆促进条例》,2022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太原市类博物馆培育发展管理办法(试行)》,今年将博物馆之城建设纳入太原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一系列政策出台,切实为保护、研究、利用好博物馆,提供了法治、资金、服务保障。
彰显特色,多元融合是关键。穿梭在冬日午后的太原老城区,一路打卡崇善寺、文庙、钟楼街,古典与流行碰撞,诗意与烟火交融,正是时下热门的太原“city walk”路线,也是博物馆主动走近市民的缩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古城风韵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丰富厚重、晋阳印记特色鲜明、时代风貌朝气蓬勃。持之以恒打造经典、智慧、群众、红色四类博物馆,正在成为服务太原发展、满足公众需求、增进国际交流的重要文化力量。
技术赋能,活化利用是未来。太原持续发力文博“新基建”,价值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统一,数字技术正在为文化遗产赋予新的生命。如今,依托徐显秀墓建成的北齐壁画博物馆,游客通过原件欣赏、沉浸体验、数字漫游,可以一窥绮丽融合的北朝风貌。近日,《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发布,指出补强文物科技短板、支撑引领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挖掘文博事业潜能大有裨益。文博、文创、文旅联动,数字、传播、产业赋能,“到博物馆去”日益成为叩开美好之门的文明之钥。
宜居宜业宜游地,幸福锦绣太原城。博物馆在融入社会发展中焕发生机,打造博物馆之城,为美好生活赋能,前途广阔、大有作为。
毛晓林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