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以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

时间: 2016年11月20日05:39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经济日报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党史党建
分享到: 评论:

    

——六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就要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确保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政策托底、社会治理加强,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改善民生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关系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问题。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近年来,我省民生事业有了一定进展,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贫困人口占比大、贫困程度深。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当下,越是经济困难越需要更加关注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农村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要把脱贫攻坚摆到全省工作的突出位置,贫困地区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精准方略落实到识贫、扶贫、脱贫各个环节,做到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实化,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要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八大帮扶工程及二十个专项行动,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加强督查巡查和脱贫成效考核,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用“当年那样一种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稳定实现232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省同步达小康。
    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构建多渠道增收新格局,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理念,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必须以改革创新思路破解民生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养老模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好惠及千家万户。2018年前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任务;2020年前完成城中村改造和易地搬迁任务。
    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必须树立总体安全观,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准确把握安全形势新特点新趋势,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高度重视经济安全,切实保障网络安全,扎实抓好公共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平安山西建设,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同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守住全社会全系统安全底线,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按照省党代会部署,以关爱之情、务实之举做好各项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山西日报评论员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