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品牌巡礼

党建铸魂 为美丽山西建设保障护航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党史党建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0731_5e595c159774230e29a4c653da80e06c.jpg

“缅怀革命先烈怀悟初心、追寻红色足迹勇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20240731_c08888ccf4bc701802cb1db593eaf09b.jpg

不畏艰险取水样。


  7月18日,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会议室里,来自中心(院)科技发展部、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大气环境研究所、土壤生态环境研究所等不同部门的党员们共同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并就各自业务展开交流。
  “每周四是我们中心(院)的支部理论学习日。”党员们介绍说,中心(院)党委确定“每周四”为支部学习日,以开展“铸牢党建魂,做好保障人”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载体,探索党建与生态环境保障业务深度融合,打造生态环境保障铁军,为打好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山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党建红”持续引领 跋山涉水中感悟“两山”理论
  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整合了省生态环境厅原18个事业单位的职能,自2020年12月31日挂牌成立以来,主要承担生态文明宣传研究、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科学研究、应急保障、大数据建设、核与辐射技术支持等职责任务,是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和综合保障单位。
  作为新成立单位,如何让全体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组建伊始,中心(院)党委主要领导就以“铸牢党建魂,做好保障人”对中心(院)党建品牌亲自命名。3年多来,中心(院)26个党支部、450余名党员积极开展“铸牢党建魂,做好保障人”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从事生态环境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来深刻诠释环保人对党忠诚、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26个党支部涌现出一批党员先锋岗。生态环境数据部的李进峰就是其中之一。李进峰是一名有着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些年,我几乎走遍了全省100多个县,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有着切身的感受和体会。”
  2022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全国生态质量监测样地布设工作,李进峰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省中心和11个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开展我省生态质量监测样地现场核实,山西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到80%以上,野外监测工作困难重重,每一次出行,导航的尽头可能是深山老林,也可能是悬崖峭壁,一个点位徒步走两三个小时对于他而言是“家常便饭”。
  监测数据质量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为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李进峰永远走在山路的最前面,手持工具,为身后的队员开出一条路来。“这段经历对我而言,既有提着砍山刀进山开路的担当,又有深山中队友没有跟上的担心;既有在荆棘丛下匍匐前行的痛苦,又有在烈阳中遇到降水的痛快;既有踩空黄土边坡跌下崖头的危险,又有资料相机没有丢失损坏的欣喜……”李进峰笑着说,在历时3个月行程4.4万公里覆盖山西全域的样地野外现场核实后,我省生态质量监测样地做到一个未删除,顺利通过国家生态质量样地审核。
  李进峰的同事宁婷是一个山东姑娘,却比很多本地人都了解山西。“因为各种生态野外调查和监测任务,我经常跋山涉水、穿林跨谷,用脚步丈量三晋大地的绿水青山。”宁婷介绍,2020年,生态环境部启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她担任该系统的省级管理员,“我省有市级、县级、保护地级共200多位监管系统用户,其中不乏一些老员工,要教会他们用新系统开展自然保护地问题线索核查处理工作,就好比教家里老人使用新APP一样,必须超级有耐心。”对此,宁婷以党员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编制“明白纸”、制作讲解短视频以及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不间断地为各位监管系统用户提供技术指导和问题答疑,保障了“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顺利进行。
  中心(院)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部是省级应急技术支撑部门,所有人员需24小时待命,随时听从调遣、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处置,责任大任务重。在部门党员贾丁治的眼中,处置现场在哪里,临时党支部就建在哪里。
  2023年,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部参与长治沁河流域“8·26”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当时条件很恶劣,污水横流、暴雨突袭、蚊虫肆虐,如何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行动上来,我们商量后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贾丁治说,为了更好地完成应急处置工作,支部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示范引导,党员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迎难而上,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圆满完成了应急处置相关工作,确保了污染不跨省界和饮用水源地安全,避免了升级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科技蓝”深度赋能 支撑服务“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
  2023年,省政府发布《“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汾河流域“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目标,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中心(院)紧紧围绕“一泓清水入黄河”重大工程项目规划,积极推进省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为全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
  水生态环境研究所的靳琳芳负责的主要业务是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维管理与数据分析应用。“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支部委员,我始终坚持走在前面、冲在前面、扛在前面,主动参与支部活动,促进支部建设与业务能力双提升。”靳琳芳告诉记者,自己所在部门全员保持每天24小时“待机”状态,时刻关注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分析研判异常数据,及时组织现场核查,全力保障我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正常运行。
  保障不下线,创新不停歇。水生态环境研究所不断优化完善“山西水生态环境监测综合平台”及山西地表水APP功能,打造水环境监测数据“一个平台、一本台账、一张网络、一个窗口”,深化提升生态环境智慧监测能力,实现水质状况实时掌握、水质异常快速报警、水质评价达标考核,有效支撑水环境管理决策,全力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实现。此外,中心(院)还单独设立科技发展部门,并成立党支部,以高标准政治建设引领推动科技创新。
  倾力守护“生态绿” 支撑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战役,也是中心(院)各职能部门的重点工作。
  重污染天气的不断减少离不开预报员的精准预测。大气环境研究所的孙丽娟就是一名预报员。据她介绍,大气预报会商室成立以来,大门从来没有一天关闭过,秋冬防期间,更是时刻紧盯,加密会商研判,每周向省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专题汇报,充分发挥预报在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耳目”“哨兵”作用。经过精准预测,科学应对,我省的重污染天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023年,大气环境研究所为2022年度排名后十县区编写了环境空气质量分析报告,对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收到稷山县、交城县、介休市、平定县、平遥县、孝义县、新绛县7个县市政府的感谢信,且上述7县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针对水污染防治重点断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支部党员同志赴临汾、运城市进行现场调研,准确把握断面水环境现状和治理情况,将断面水质状况“测得准、说得清”工作做实做细。同时,加强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及分析研判,实施水环境状况日日报、及时报,及时推送“热点”监测数据,开展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形势分析,为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部门全体党员干部精诚协作,2023年我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3.6%。同年8月,被山西省河长制办公室、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水利厅联合授予“山西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米袋子”和“菜篮子”安全。为深入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院)聚焦山西省土壤环境监测网和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两项重点任务,加强省、市中心协同监测,筹建土壤样品制备和流转中心,改建山西省土壤样品库,抽调省市中心技术力量,组建工作专班,确保了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为全省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打造生态环境保障铁军
  2023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进入“90+”,历史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创历史最好水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过98%,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今日之山西,以青山为底,碧水为脉,绿道为轴,串联生态脉络、连接大地景观。这美丽画卷背后,凝聚着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和干劲,离不开生态环境保障铁军的拼搏与奉献。
  近年来,中心(院)做好“党建+”文章,以党建工作思路创新带动发展思路、工作方法的转变,以思想统一带动行动一致,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利用海量数据资源,培养战略型科研团队;学习借鉴碳监测、智慧监测、生态监测遥感技术、大数据等先进理念方法,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除此之外,基层党组织通过联系群众的优势,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比如,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利用基层党组织的宣传渠道,如主题党日活动、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省内高校大学生参观实习实践等,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形成全单位、系统、社区、社会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事业发展的合力。
  通过“铸牢党建魂,做好保障人”党建品牌创建,中心(院)党的领导不断强化,党委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基层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障铁军,正在为美丽山西建设奋勇前行。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