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动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山西讲坛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史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实现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是山西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融入和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效途径。

  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重要一环,山西聚焦贯彻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出“推动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近年来,我省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取得了一定成绩。全省工业类开发区全部实现了以“标准地”形式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不断扩围延伸。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有序开展,零工市场实现县县全覆盖。全省在用、在建算力中心设计机架规模超过100万标准机架,山西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建立数据中心清单和项目库,加快秦淮、中联、京东、抖音等算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未来,要进一步排除妨碍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发挥市场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优化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要素配置

  健全土地要素市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畅通土地要素流通渠道。优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模式,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区域调剂使用机制,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与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强协同。开展土地指标跨区域交易试点,形成高效的产业用地供给制度,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完善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推进土地全域综合整治和市场化运作。推动“标准地”制度扩围延伸,进一步扩展至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范围。
  优化其他自然资源配置。有序推进矿业权市场化配置,完善矿业权竞争出让制度,完善矿业权交易平台,积极推动铝土矿、铁矿等重要矿产资源网上挂牌、招标出让。促进矿产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矿产品供应能力明显提升。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严格落实“四水四定”,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建设大小水网、水源调储工程、提灌饮水工程等水利设施。

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统筹推进公共服务机构和经营性服务机构建设,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加快扩大城镇就业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强化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实施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工程,加强省际人力资源服务业交流合作。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支持政策和服务机制,完善民生配套。
  建设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围绕“人才+科技+园区”核心思路,把省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成区域性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充分发挥阳泉、晋城、长治等已有人力资源产业园的服务作用,加快省内其他设区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进度。支持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持运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申报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起山西省人力资源产业园联盟,加强跨地区、跨行业互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增强产业园的活力和效益。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完善金融市场主体动能。大力发展证券、期货、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培育一批规模大、能力强的合格机构投资者。推动金融服务业交流合作,扩大社会资本参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的活跃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度和成本,发挥融资担保增信桥梁作用。强化数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做强本地化支付市场。积极打造地方金融主力军,推进省内金融企业改革,巩固山西农信社改革化险成果。
  积极发展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一方面,摸清资产底数,紧抓重点项目。进一步对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进行摸排,根据不同项目的行业类型、收益回报、运营模式、企业意愿等具体情况,分类甄别,按照市场需求和规则规定,做到一项一策、一企一案,针对性制定申报方案。聚焦单体项目质量和原始权益人资产情况两个方面,进一步夯实项目储备。另一方面,解决突出问题,创造合规条件。针对部分企业参与意愿不强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压实省属国企参与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工作的主体责任,将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规模作为降杠杆措施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评价。针对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小而散”、规模较小、收益不佳,以及资产权属不清等导致不具备发行条件的问题,组织企业通过资产整合、重组等方式,“肥瘦搭配”,提高项目收益率和资产吸引力,创造具备发行的合规条件。

发展数据和技术要素市场

  加快培育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聚焦全国数据价值化先行区、国家算力高地的战略定位,加快建成权责清晰、生态活跃的数据要素市场,形成特色数据产业集群。建立全省统一、省市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推进山西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数字转型进程,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布局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健全数据要素标准规范,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市场。推进实施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行动,打造高效技术交易体系,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进一步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推广“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机制,架设“实验室—市场”快车道。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高校、科研机构考核指标,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单列管理”。(作者单位: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