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山西讲坛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王建军

  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构筑日益强劲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民族复兴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为民族复兴提供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构筑日益强劲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民族复兴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为民族复兴提供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先进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不能崇德向善,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要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近年来一些国家发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混乱了,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怀疑和否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定我们的价值追求,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骨气坚定、底气充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价值才能凝聚力量,有力量才能追寻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以坚定信心信念激发前进动力,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巩固文化主体性,持续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对内吸引力,增进对其他各国人民的感召力,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强化价值观自信,铸就民族之魂,走好复兴之路。

深度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已然得到充分彰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渗透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浸润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尽显其“为益之大,收功之远”。
  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原则。理想信念的坚守源自内心价值观的自信。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全面蜕变。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凝聚的“胆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伟大成就奠定的“底气”、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的“志气”。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要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只有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源源不断培养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的时代新人,中华民族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创明天、赢得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跑,才能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个关键词,无不体现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汲取与运用。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从“革故鼎新”到“改革创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要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传统中发现精神基因,从文化中汲取志气底蕴,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深入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要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教育引导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要持续推动“关键少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向上向善。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发挥礼仪成风化人的教化功能,发挥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力和“传帮带”作用,用文化、文艺等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
  要在融入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只有使其融入亿万人民的血液,才能不断深化。要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要融入法治建设,用善法良策的刚性约束有力支撑核心价值观建设。要融入社会发展,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融入日常生活,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要在重点人群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注重全面覆盖,也要抓好重点人群。要抓好青少年这个重点人群,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不断完善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年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作者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