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山西讲坛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郭苏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明确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是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抓手。当前,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只有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构筑坚实物质基础,才能更有效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近年来,晋中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强化政策扶持,立足实际,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自身资源条件、经营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受益,不仅为农业农村发展增了动力、添了活力,也让广大农民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坚持党建引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要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实现党建工作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协同共进、同频共振、互融共促。寿阳县南燕竹村党支部,创新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打造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山西农业大学+供销合作社,金融和保险介入的“5+2”、保底+分红的模式。通过领办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村集体获得集体机动地经营收入;合作社节本增效,扩大规模,增加收入;农民“一地三收”,即土地保底收益+收益分配(二次分红)+打工收入,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增收,三方共赢。
  坚持规划先行,绘就建设蓝图。发展有后劲,规划要先行,晋中市科学制定集体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优化乡村地区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统筹规划市场经营、产业发展和村庄运营等工作,以更高效率配置空间资源,绘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蓝图。寿阳县按照“八个一”思路,即编制一个产业规划、做实一个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一个产业发展中心、开展一个专项行动、培育一个特色产业、经营一个实体项目、培养一批产业人才、走出一条成熟路径,科学谋划集体经济发展;介休市将全市细分至城中村、城郊村、工矿企业占地村、传统农业村、旅游资源村和移民搬迁村6种发展模式,分类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坚持抱团发展,创新合作模式。根据“地域相邻、条件相似、产业相近”原则,依托村村联合、村企联合、村社联合等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建立互赢合作关系,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集聚优势建设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形成同频共振、发展互促、互利共赢良好局面。昔阳县乐平镇巴洲村先后引进了山东寿光市亿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按照产、供、销、储、运、配一体化的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采摘园项目。
  坚持盘活资源,激发发展动能。全面激发并用活用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资源禀赋、独特优势,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打通农村资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堵点”,释放土地资源潜力,让改革红利惠及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探索盘活利用农民住房的多种形式,要注意的是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和宅基地。要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平遥县左家堡村以集体非承包耕地为基础,吸纳周边农户土地入股,以“农户土地入股、集体规模经营”方式,推动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2024年村集体经营种植面积达2400亩。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禀赋优势。立足本集体优势、本村资源,选准路子,把好方向。介休市梁吉村坚持“失地不失收,土地变商铺”。太谷区杨家庄村毗邻山西农业大学,地理位置优越,杨家庄村立足实际经营状况和消费者需求提出发展“夜市经济”,招引商户70余户,带动村内400余人就业,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入。
  坚持共同富裕,构建联农机制。依托“N+集体+农户”,通过土地合作、资金入股、技术培训、劳务用工等方式建立起紧密的联动带农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集体经济的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资产监管、收益分配上来,完善“多赢”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保护价收购、返利、按股分红、利润二次分红等收益分配方式,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介休市小宋曲村成立建筑队,整合本土水电工、泥工、木工等各类“土建师傅”组成家装队,吸引赋闲在家的妇女组建家政服务队,为村集体带来收益。
  坚持严格监管,巩固改革成果。要充分认识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巩固改革成果。积极推动农村产权交易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确保运作公开透明。利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和山西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测平台,每年对农村集体资产开展全面清查,经核对后录入“三资”监管平台,实现资产动态监管,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开展民主监督;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任期和离任审计工作,开展审计监督;纪检部门查处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开展纪检监察监督。(作者单位: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责编:温文、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