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王森浩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多个环节。要以人才培养为着力点,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以社会需求为落脚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教师建设为助力点,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总体战略部署。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旨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以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创新,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引领价值的有机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事关高等教育的总体布局和规模质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既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要夯实基础、做强底盘、加快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围绕育人全过程构建思政教育协同体系,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机制。
以人才培养为着力点,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多个环节,涉及学校的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就业处等多个部门,需要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科学分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各司其职,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比如团委、学生处可以充分利用全省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地域特色鲜明的工业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各类教育研学基地、红色主题记忆馆、太钢博物园、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等山西近代工业遗址,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教务处、就业处依托应用型大学资源扎实推进特色学科与实训平台建设,构建各类实景教学培训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与我省经济转型发展中亟须应用型人才的企业和单位合作,持续进行学科升级与产教协同建设。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明确各专业课程在各章节教学内容中可加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保每位专业课教师在开课前清晰了解课程思政要强调的内容重点是结合应用型知识和专业知识蕴含的德育内容,巧妙地将学生关注的现实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同时,鼓励教师进行跨课程集体备课,让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通过集中备课、讨论、共商共享思政教育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共同创建全方位覆盖、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相互辅助的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设置的同向同行,形成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合力。
以社会需求为落脚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山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紧密结合我省深化能源革命、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经济发展方向,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不断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应用型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评价应是多维度的,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等不同维度不同视角的评价。科学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判断思政教育效果,还可以对教师如何更好地教、学生怎样更好地学提供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课堂思政教育的评价,不仅要考察他们相关知识理论的增长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还需要重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维度的隐性提升。诸如通过学生志愿参与我省各类专题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等公益实践活动,打通山西文化特质与现代技能需求的连接点。同时,学校评教部门要重视学生对各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认真总结和分析学生的评价,针对学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措施,针对性地提升学校协同育人质效。
以教师建设为助力点,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教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能否取得好的成效关键在于教师的整体素质,因此必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各专业教师是“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实施者,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环节要通过培养思政教育意识,使他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思政、德育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思政教育学习成效。另外,高校教师发展部门从教师成长出发,建设各类教师学术沙龙,利用好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平台,激发应用型高校创新活力、增强应用型高校转型动力,搭建全方位、多维度提高各科教师应用型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努力将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同专业课程包含的思政教育、人文精神、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等结合,使学生在每一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都能学习体验到针对性的思政内容,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山西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推行协同育人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各类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与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为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