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建设有“里”有“面”
让城市建设有“里”有“面”
【点子】地下管网改造,是市政工程,更是民生工程。今年我国将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未来,我国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
【点评】如果把高楼大厦看作城市的“面子”,那么地下空间则是城市的“里子”。一座城市,除了要做到地上的光鲜繁华之外,那些埋藏在地下的“默默无闻”的管网,时时刻刻在为城市排忧解难,体现着一个城市真正的实力、潜力和包容力。
地下管网被称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经”,与城市运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坚决纠正‘重地上、轻地下’,‘重高楼、轻绿色’的做法”“要注重地下管网建设”。一城之美,始于颜值,忠于品质。为了进一步做好“里子”,地下管网改造成为城市更新工作一项重点任务,我国各地都在着力加速推进。
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既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又能满足民生之需。通过完善雨、污管道布局,城市内涝现象有望得到解决,统一管理各种管线,“马路拉链”等问题将逐步消除。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一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城市地下管网的治理现代化,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城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老百姓带来更多便利。
王立忠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