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③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理论文摘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个提升”作出系统部署,只有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地制宜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才能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好搞活农村流通,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作为特色农业资源大省,山西打好“有机旱作”“特色优势”“加工转化”三张牌,加速释放“土特产”优势,努力探索一条“特”“优”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比如,天镇县大力发展小杂粮产业,让小杂粮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过深加工和包装,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坚持城乡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必须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民生关切,把县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对城乡规划布局、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作出部署,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农村倾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户厕改造、人畜分离、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推动服务类设施城乡统筹建设和老旧设施及时改造,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比如,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行动,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和家教家风功能,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王立忠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