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如始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②
慎终如始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②
郭艳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发展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作出具体安排。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慎终如始扛稳责任,防止思想松懈、工作松劲,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增强底气、赢得主动。
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当前,返贫致贫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如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个别群众因病、因灾等,关键是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提高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进一步优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和信息共享,提升监测效率。强化帮扶措施实效性针对性,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确保兜住兜牢底线。就业是脱贫人口增收的重要途径,要持续强化就业帮扶,扎实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原则,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把帮扶产业发展成持续带动增收的富民产业。
持续深化重点区域帮扶。持续加大重点区域帮扶支持力度,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为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在改善发展条件,增强“造血”能力。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加大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确保搬迁群众能融入、逐步能致富。用好各类倾斜支持政策,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深入开展科技、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全方位提升重点区域发展后劲。
及早谋划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过渡期并非帮扶工作的终点,而是要提前谋划过渡期后的帮扶政策体系,以更加常态化的机制开展帮扶工作。过渡期后,要针对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的风险来源及其家庭生计特征实施分类分层的帮扶工作,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优化开展开发性帮扶工作,针对缺乏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注重加强兜底帮扶。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认定,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开发式帮扶,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帮扶资产的长效管理有助于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脱贫人口的财产性收入。要持续加强帮扶项目资产规范管理,在全面清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抓紧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制定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通过健全资产形成、确权移交、管护运营、收益分配等全程监管制度,确保经营性资产保值增效、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毫不松懈抓紧抓好各项工作,在压实责任、突出重点、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农业基础更稳固、农村地区更繁荣、农民生活更红火。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