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廖允成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七个聚焦”之一,并对新征程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宝贵契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科学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驱动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高校贡献。
深刻领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意义
生态兴则文明兴。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这是党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悟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服务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使命担当。
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必然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个进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必须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体推进制度集成、机制创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
建设美丽中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需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含着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共享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建设美丽中国是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目标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新时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了长期以来积累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难题,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强化高校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作用
高校处于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强国战略的交汇点,肩负着新时代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神圣职责使命。要准确把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充分发挥学科、人才、服务、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高地、科技高地和人才高地,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强化高校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组织开展高质量的生态文明教育,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全民生态自觉。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的主阵地。要完善价值引领机制,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把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全课程”生态文明育人格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生态与环境科学建设,支持生态文明交叉学科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各层次专门人才,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数量足、质量高的人才支撑。要完善文化育人机制,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独特优势,系统开展耕读教育和劳动教育,支持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文化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真正成为师生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
强化高校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驱动性作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推进绿色低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科技有效供给和技术成果转化,用好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变量。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的需要就是高校科研的主攻方向。要强化有组织科研,坚持“四个面向”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推进绿色低碳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把减污降碳、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核安全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全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要强化有组织社会服务,聚焦重大应用需求,持续推进协同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支撑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支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服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强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面向特优农业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在建设森林乡村、美丽乡村、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发绿色农产品等方面持续用力,积极助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强化高校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支撑性作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实施高层次生态环境科技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人才队伍。高校是高层次人才集聚地,是落实高层次生态环境科技人才工程,支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力量。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生态环境重点业务领域,利用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基地等平台,打造一流的生态环境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吸引和培育一批优秀青年博士,培养造就更多生态环境科技人才。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加大课题研究支持力度,为生态环境科技人才松绑,给予更多自由创新空间,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人才静心科研、舒心履职,争取早出成果、出好成果。要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健全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弘扬教育家和科学家精神,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一支具有为党为国培养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高素质专门人才本领、具有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供科技支撑能力的师资队伍和科研队伍。
激发高校建设美丽中国的创新活力
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着眼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深化高校改革要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组织推动,建立健全沟通联络、通报宣传、督导督查、追责问责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高效推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打造党建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将党旗飘扬在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带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理念、厚植绿色根基、营造绿色风尚,当好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者,汇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深化高校改革要对接转型发展。整合校内外研究资源,加强生态文明领域智库建设,增强高校智库咨政服务效能,更好服务和支撑党和政府优化决策部署,服务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注重加强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争取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学科专业、研究平台、实践基地等建设,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蓄积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高校力量。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培育绿色校园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将绿色生活的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带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促进绿色社会构建。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深化高校改革要突出“国之大者”。积极适应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形势和任务要求,统筹推进高校教育科技人才改革,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不同类型高校结合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持续优化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加快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让服务美丽中国的各类优势资源得以高效流动和有机整合,实现交流合作、团队交叉和资源共享,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健全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一大批适应美丽中国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和一代又一代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作者为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